首页

女王SM视频出凭

时间:2025-05-30 01:04:37 作者:浙江温州:打造“温暖之家”吸引两岸“家人”相聚谋发展 浏览量:34187

  中新网温州5月29日电(周健)“第一次来到温州就感觉特别亲切,因为我生活在台湾的温州路上,附近还有丽水路、绍兴路……到温州就像到家一样。”5月29日,2025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专场活动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台湾一嘉宾在致辞时发出上述感慨。

  当日,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及在温台商台青等近300人相聚一堂,共话温台各领域融合发展新篇。现场,一个个项目签约、一项项政策发布、一位位嘉宾分享……让台胞在温州更加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5年5月29日,浙江温州,2025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专场活动现场。 温州市台办 供图

  “家人”共享开放新机遇。活动期间举行了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签约暨两岸创新载体落地仪式,其中,新签约台资项目16个、场外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额达41.84亿元,涉及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成为温台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

  青年则是“家庭”的活力源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青奔赴温州,施展才华。台青潘先生已在温州生活和工作了近10年,如今是温台融合青年创业基地的负责人。据悉,该基地通过开展网络宣传和线下走访等方式,招引台青来到温州创业,并为他们寻找资源、提供服务。

  “大陆给了台青很多机会,所以我也想发挥自身力量,当好两岸青年沟通交流的桥梁。”潘先生分享道,无论是营商环境,还是日常生活,温州给予台青的创业保障补助力度都非常大,“这让我非常安心,于是决定在温州扎根”。

  为了进一步吸引台青来温创新创业,当日还发布了温州支持台青发展政策,内容涵盖创业扶持、就业指导、生活保障等八方面措施。譬如,温州每年将推出220个以上实习岗位和240个以上就业岗位,招引台青来温实习就业;为来温实习就业的台青提供2个月的台青公寓免费入住保障……

  此外,文化是“两岸一家亲”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温州发挥地域文化特色,促进温台文化、体育、教育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活动现场发布了两岸基层交流系列活动,未来将深化民间互动,向两岸同胞传递文化交融的好声音。

  据了解,2025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专场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海峡两岸肿瘤防治大会、两岸运动健康与康复交流会、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两岸涉台专业协会交流活动等系列专题配套活动,深入拓展温台合作渠道,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中国银都”济源这样做

让失语者“开口说话”、通过“意念”指挥机械……这些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场景,如今正成为现实。本届广交会上,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各种高新技术产品吸引了大批境外采购商驻足围观。据了解,该公司研究生产的BrainCo智能仿生手,通过采集微弱的肌电神经电信号即可精确控制手指的运动,让手部残障人士也能写出书法作品。

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感谢两国科学家致力于保护环境

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人民政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献计出力,更好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人民政协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各方面人士要围绕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亚美尼亚总理:亚方与集安组织关系已接近“不归点”

郑州11月3日电 (韩章云 闫吉庆)11月3日7时30分,2024郑州马拉松在郑东新区CBD如意湖畔鸣枪开赛。近4万名选手用脚步丈量郑州这座古今交融的城市。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

【代表委员之声】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提升长三角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着力点,既能以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也有利于绿色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通过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有效提高工业设备、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和用户数据的感知、传输、交互和智能分析能力,推动制造业加速向“制造智能化”转变,为制造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控制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聚焦“碳中和”“碳达峰”,致力于全方位构建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服务体系,将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服务产业集群提供重要依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